您好,歡迎光臨帝國科技!
帝國博客
更多>>石英晶振的制作步驟
來源:http://www.ljnshy.cn 作者:dgkjly 2013年08月23
帝國科技小齊為大家解析石英晶振制作步驟!
導讀:石英晶振是由水晶芯片和石英殼和組成的,水晶片密度越高代表著這顆晶體的質量越好,一款晶振穩定性是石英晶振質量的首選條件,AT切片過程中非常注重這點,請欣賞帝國晶振圖片。

.jpg)
1. 晶體選擇: 晶體分天然晶體和人工晶體.天然晶體純度差,資源有限,而人工晶體純度高,資源豐富,故現在生產晶振基本上多采用人工晶體.
2. 晶片切割: 晶振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水晶振子,它是由水晶晶體按一定的法則切割而成的,又稱晶片.
晶片的切割可分為AT-CUT, BT-CUT, CT-CUT, DT-CUT, FT-CUT, XT-CUT, YT-CUT,如圖所示.它是以光軸(Z軸)為參考而命名,每種切法對應一個角度.采用何種切法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對溫度特性要求較好則應采用AT-CUT,如果對晶振要求的頻率較高時則采用BT-CUT.晶片的切割方式、幾何形狀、尺寸等決定了貼片晶振的頻率.(你知道嗎?)
左邊以AT-CUT和BT-CUT為例,比較不同的切割方法對晶振參數的影響: AT-Cut: 切割角度:35013’(一般誤差在±3’,其誤差越小其溫度特性越好,) F(K)=1670(K)/t(mm) t為晶片之厚度,一般運用,溫度特性較發好,+/-30PPM BT-Cut: 切割角度:490 F(K)=2560(K)/t(mm) t為晶片之厚度, AT-Cut用于基頻高頻,溫度特性差, +/-100PPM 當AT-CUT與BT-CUT頻率一樣時,AT-CUT的本體要比BT-CUT的本體小,其C0,C1,L1也不一樣,如頻率為35MHZ,當其面積一樣時,AT-CUT本體的厚度為0.02mm,而BT-CUT的本體厚度為0.073mm. AT-CUT的C0為5.5pf,而BT-CUT的C0為2.7pf. AT-CUT溫度曲線如圖所示,現在我們所用的晶振的中心溫度值一般多為25±3oC,在-10 oC~70 oC這一區間,其溫度頻差一般為±30PPM,溫度特性較好.
3. 研磨 對晶片的表面進行研磨,使其厚度及表面粗糙平整度達到要求. 一般實際的晶片的厚度要比理論上的要小,這是因為后面的蒸鍍工序將在晶片表面蒸鍍一層銀而使晶片厚度增加.以上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理論厚度=實際厚度+蒸鍍層厚度
4. 倒邊,倒角(此工序只針對低頻)
5. 腐蝕,洗凈 去除晶片表面雜質
6. 蒸鍍 在晶片表面蒸鍍一層銀做為電極,
7. 組立 導電銀膠,HOLDER,觸點陰抗約3歐左右,C0
8. 頻率微調 先用銀層鍍薄一點作為其電極,后調節鍍銀層之厚度一改變晶片厚度來達到微調的作用
9. 完成檢查 各個參數的測試,如Rr,C0,絕緣性,氣密性等
對于初學者這些可能會對你有幫助!不要小看一顆小小的晶振,它的制作流程非常復雜!需要經過30多套工藝才可打造出一顆完美的晶振!!!
導讀:石英晶振是由水晶芯片和石英殼和組成的,水晶片密度越高代表著這顆晶體的質量越好,一款晶振穩定性是石英晶振質量的首選條件,AT切片過程中非常注重這點,請欣賞帝國晶振圖片。

.jpg)
1. 晶體選擇: 晶體分天然晶體和人工晶體.天然晶體純度差,資源有限,而人工晶體純度高,資源豐富,故現在生產晶振基本上多采用人工晶體.
2. 晶片切割: 晶振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水晶振子,它是由水晶晶體按一定的法則切割而成的,又稱晶片.

左邊以AT-CUT和BT-CUT為例,比較不同的切割方法對晶振參數的影響: AT-Cut: 切割角度:35013’(一般誤差在±3’,其誤差越小其溫度特性越好,) F(K)=1670(K)/t(mm) t為晶片之厚度,一般運用,溫度特性較發好,+/-30PPM BT-Cut: 切割角度:490 F(K)=2560(K)/t(mm) t為晶片之厚度, AT-Cut用于基頻高頻,溫度特性差, +/-100PPM 當AT-CUT與BT-CUT頻率一樣時,AT-CUT的本體要比BT-CUT的本體小,其C0,C1,L1也不一樣,如頻率為35MHZ,當其面積一樣時,AT-CUT本體的厚度為0.02mm,而BT-CUT的本體厚度為0.073mm. AT-CUT的C0為5.5pf,而BT-CUT的C0為2.7pf. AT-CUT溫度曲線如圖所示,現在我們所用的晶振的中心溫度值一般多為25±3oC,在-10 oC~70 oC這一區間,其溫度頻差一般為±30PPM,溫度特性較好.
3. 研磨 對晶片的表面進行研磨,使其厚度及表面粗糙平整度達到要求. 一般實際的晶片的厚度要比理論上的要小,這是因為后面的蒸鍍工序將在晶片表面蒸鍍一層銀而使晶片厚度增加.以上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理論厚度=實際厚度+蒸鍍層厚度
4. 倒邊,倒角(此工序只針對低頻)
5. 腐蝕,洗凈 去除晶片表面雜質
6. 蒸鍍 在晶片表面蒸鍍一層銀做為電極,
7. 組立 導電銀膠,HOLDER,觸點陰抗約3歐左右,C0
8. 頻率微調 先用銀層鍍薄一點作為其電極,后調節鍍銀層之厚度一改變晶片厚度來達到微調的作用
9. 完成檢查 各個參數的測試,如Rr,C0,絕緣性,氣密性等
對于初學者這些可能會對你有幫助!不要小看一顆小小的晶振,它的制作流程非常復雜!需要經過30多套工藝才可打造出一顆完美的晶振!!!
正在載入評論數據...
相關資訊
- [2024-04-23]MtronPTI針對高要求雷達應用的解決方案XO5503-10MHz
- [2024-04-19]Abracon晶振ABM7-12.288MHZ-D2Y-T產品陣容
- [2024-04-17]FCD-Tech晶振F1612A-20-20-K-30-F-27.000MHz產品型號列表大全
- [2024-04-15]Vectron晶振VT-860-EFE-507A-26M0000000TR產品詳情
- [2024-04-11]Rubyquartz石英晶振R1612-50.000-8-F-1530-TR應用范圍
- [2024-04-10]Suntsu恒溫晶振SGO12S-10.000M系列保持精確計時
- [2024-04-10]Suntsu影響電子元件成本的關鍵因素
- [2024-04-09]Cardinal壓控晶振鎖相環基礎知識